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,独山县不断推动法治副校长工作走深走实,深入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。
“老师,缓刑是什么意思?”
“您能给我们再多讲几个案例吗?”
……
近日,在独山县第三小学,校园法治课结束后,独山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徐兴帅被学生们团团围住,追问法律知识点,希望他再多讲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案例。孩子们对法律的崇敬与热爱,让徐兴帅欣慰不已。
这是他来到独山县第三小学开展工作的第二年。2024年,在独山县司法局工作的徐兴帅接到一份特殊的任务——担任县第三小学的第一法治副校长。
从一名司法工作者到老师,角色转换不可谓不小,“刚知道要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时候,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。”提起刚担任法治副校长时,徐兴帅依旧印象深刻。
课上讲什么、怎么讲,是徐兴帅遇到的第一个挑战,在和县第三小学相关老师沟通后,徐兴帅又翻阅了大量与青少年相关的侵权及违法犯罪案例,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,结合学生上学、生活实际,精心编制了法治小故事、典型案例,让一堂堂好玩又有趣的法治课成为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堂。
“聆听了法治副校长的普法宣讲,我对防止校园欺凌、交通安全、食品安全等知识都有了更深的认识,以后我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,做遵纪守法好少年。”县第三小学学生罗婧语说。
之后,掌握了“在玩中学”诀窍的徐兴帅,更是将“法庭”搬进了校园,“我们选取贴近校园学习生活的案例,创作了模拟法庭剧本,并指导学生们开展模拟法庭活动。”徐兴帅说。
在徐兴帅的辅助指导下,学生们扮演着审判长、审判员、被告、辩护人、法警等角色,严谨的法律程序、激烈的法庭辩论、公正的当庭宣判,让演绎和观看的学生都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法庭之中,让法治教育的种子深扎于孩子们心里。
“结合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,我们积极开展以案释法讲座、模拟法庭、法治校园广播等活动,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青少年能理解的语言和案例,同时,通过每月研判、每周走访、每周广播,为全校师生营造安全、和谐、健康的教学和学习环境。”独山县第三小学副校长吴吉庭告诉记者。
徐兴帅的“法治教学”探索,是独山县推进法治副校长闭环管理、护航学校平安发展的缩影。在独山县各个校园,“法治副校长”们活跃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,指导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、协助学校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害及性骚扰工作制度、参与学校周边环境整治……法治副校长真正成为了学校加强教育管理的“助推器”。
近年来,独山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压实责任、多措并举,由县级公、检、法、司、教育多部门联合印发《进一步加强独山县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法治副校长的聘任条件、配备标准、聘任程序,推进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质化运行、常态化开展、长效化落实。
不仅要聘到位,更要管得好、用得好。为了切实发挥好法治副校长作用,独山县持续加强对法治副校长推荐、聘任、考核、培训等工作统筹,严格聘任和管理程序,压实派出单位责任,将有关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内容,定期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议,加强对法治副校长的管理。
“同时,我们通过建立相应机制、精准派单等措施,构建‘1+N’法治副校长工作格局,让法治副校长不再是一个‘虚衔’。”徐兴帅说。
截至目前,独山县58所学校共配备法治副校长128名,实现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任工作全覆盖。2024年,共开展法治教育200余次,涵盖防性侵、防欺凌、国家安全、防电诈等法治教育宣传内容,同时,参与护苗行动重点学生的家访工作、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及风险隐患排查200余次。
从曾经一名法治副校长服务几所学校,到现在的几名法治副校长组团服务一所学校;从法治教育单项履职,到法治副校长七项职责全面落实……近年来,独山县法治副校长全链条管理模式已日臻完善。如今,法治副校长已成为独山县学校法治教育的核心推动者,在师生权益维护、青少年法治教育、校园法治建设、护苗行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(张明坤 徐兴帅)
|